找回密码
 注册账号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用新浪微博连接

一步搞定

2273

主题

2

听众

2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9-22 12:29:07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网友范范找豆豆2015-9-21 22:56说:弟今年初三,早上六点半到校,晚上9点晚自习放学回家,写作业写到现在还没完,咋觉得初中,高中的学生们都嫩辛苦,哎,希望孩子们能对得起自己的付出。晚安

范范找豆豆 说:刚刚写完,这一天天的,

      2015-09-22 06:02,网友范范找豆豆 回复 大丑吡 :可是因材施教说着容易,做着难,就像一直强调的素质教育,不还是一直被应试教育压制吗

哲就是爱6 说:不好,我也是过来人,心里肯定在倔老师,嫩多作业都在慌着快点怎么对付完,其实没有什么太大作用,考试还是记不住!
      2015-9-21 23:04,网友哲就是爱6 回复 范范找豆豆 :不是是啥,看看人家外国的教育方式

是_梦呀 说:初三,好似初三我们就星期天布置作业,晚自习下课之后就碎觉了,不过好多年没上过学,忘记了。
      2015-09-22 06:06,网友范范找豆豆 回复 孩子们辛苦了,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嘛,毕竟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社会下,成绩虽不能证明一切,但是很多事情确实首看成绩,现在的努力换来以后的选择主动权,

ma66300277 说:我觉得挺好。
      2015-09-22 06:06,网友范范找豆豆 回复 我就是有点心疼他

ma66300277 说:我觉得挺好。
其实唐僧老色啦 说: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大水B 他们抢楼真牛逼 他们升级坐电梯 他们回帖从来不看题 
      2015-09-22 11:16,网友范范找豆豆 回复 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欢乐的新野吧

哲就是爱6 说: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,让学生自己去想,想学什么东西,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、灵活、高兴。现在大家总结美国教育优点具体包扩十个: 一、为谁而学 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,让学生自己去想,想学什么东西,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、灵活、高兴。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,该学什么,学多少,什么时候学,该怎么学等等,中国的学生视学习为功利,因而习惯于应付,学习是家长、老师的事情,是为升官发财找工作而学,学得被动、教条、无奈。 二、 育人目标 美国不太重视“基础知识”的学习,极其看重学生“创造力”的培养,因而才会有美国白领不会算10减6等于几貌似“可笑”的事情发生,他们觉得要趁孩子年龄小时抓紧培养创造性思维,而中国教育特别重视所谓的“双基”,重在练“基本功”,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。美国的学生低分高能,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。因而世界500强企业,一般不愿意接收中国学生,在他们看来,中国教育是培养知识的奴仆,而不是在“育人”。 三、课堂 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,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;美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,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。中国的课堂要举手发言,美国的课堂鼓励自由发言。中国的课堂如果对教师的结论不同意会遭受批评,而在美国的课堂上则受到表扬。中国的课堂讲纪律,美国的课堂讲人权。 四、师生关系 在中国,一日为师终身为父,孩子刚踏入学校就知道老师总是高高在上,而在美国教授也没有什么权威可谈的。美国人不承认权威。中国孩子盲目崇拜老师,觉得老师总是对的,中国的老师喜欢保持威严,不苟言笑,美国老师很喜欢和小孩一起聊天,是要好的朋友关系。 五、考试制度 美国的考试经常是开卷,孩子们一周内交卷即可,而中国的考试则如临大敌,单人单桌,主监副监严防紧守。在中国,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淘汰;而美国的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,查漏补缺,以利于今后的发展。 六、班级人数 中国虽明文规定每班不超过45人,但乡镇及县级学校班级人数平均60人之多,法律并不能约束什么。而在美国,一个班的人数不超过30人,31个人就属于违反教育法,不同的是美国人看重的是诚信——自我信誉度,故不敢越雷池半步。 七、时间 在一年中,中国中学生有8个月是上课时间,每天11个小时左右的在校时间。美国学生每年只有1000个小时左右。上学时间短、课业负担少,这是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,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时间还能让孩子学习自己安排时间。 八、成绩单 成绩在美国属于“隐私”。老师给家长看成绩单,他只给你看自己小孩的成绩,不会公布全班的成绩。在中国,行政部门会想方设法的公布学校成绩。教师的考核也要看学生的升学率、优秀率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这样的机制下长达12年之久,心理压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。 九、教材 美国的教材浅显,对孩子没有严格的要求,特别是数学,导致许多的成年人离开计算机对数字就没了概念,连日常生活的计算都成了难题,看之非常可笑,但是他们注重动手能力、创新能力的培养。我国的教材一味的强调夯实基础,才导致机械重复的作业一堆堆,其结果是造就了一批有一批的高分低能的人才。 十、课外生活 美国让小孩接触社会环境的方式非常多,他们认为教育即生活。美国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发参与,经费也是大家共同出资、共同寻求赞助。比如,8岁的孩子会帮人家清洗洗衣机,一次8美元,为别人演奏等等,把赚到的钱拿来搞活动。当然并非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赚钱,也有很多是打义工的。
      2015-09-22 05:47,网友水泽源流之泽源 回复 你懂的可真多!从美国刚考察回来吧?要不咱一起移民美国?

蔺学会 说:瞎操心……这就是人生……
      2015-09-22 06:00,网友范范找豆豆 回复 心疼娃们,觉得他们怪累,不过也感谢负责任的老师们

明月清风一杏帘 说:在现有的应试教育阶段,作业多是很有必要的。
      2015-09-22 06:07,网友范范找豆豆 回复 我知道的,毕竟考试题的面比较广

luckyfzq 说:你没上过初中高中吗 ?
      2015-09-22 06:10,网友范范找豆豆 回复 上过,体会过,

车随我动车美容 说:我上初中没作业,幸福啊
      2015-09-22 06:57,网友车随我动车美容 回复 不要这么直白

范范找豆豆 说:本帖只是表达了对我弟弟的心疼之情,我感谢所有负责任的老师们,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,主要还是科目多,这不怪老师,

星星0102 说:前天晚上还在和我老公聊关于写作业这事!一聊他才发现不仅仅是他小时候不愿写作业,我小时候也不愿写作业。他表示很担忧,以后我家宝贝也不写作业可咋办!我说没事,我帮孩子写。
      2015-09-22 07:45,网友星星0102 回复范范找豆豆:说归说啊,我们自己做老师的不也是每天都给学生留有作业。不过,不喜欢写作业的老师,一般都留的作业比较少!

您鼓励了我 说:作业多是巩固学习啊,没事
      2015-09-22 07:21,网友范范找豆豆 回复 我知道的,只是有点心疼,感谢负责任的老师们

新野五啊哥 说:写不完就别写了
      2015-09-22 07:55,网友新野五啊哥 回复 范范找豆豆 :好好学习

膈应笑 说:初三就是这
      2015-09-22 07:38,网友范范找豆豆 回复 是啊,

新野蝗虫 说:放开呢个狗,
      2015-09-22 07:44,网友新野蝗虫 回复 范范找豆豆 :可以有。

nnd沵大爷 说:我弟弟每次作业很快就完了。我妈都怀疑他到底写完了没。不过他都是住校的,没听他说放学后还有作业。
      2015-09-22 07:47,网友nnd沵大爷 回复 范范找豆豆 :唉,初三了,让他辛苦一下,我弟弟那时候初三也是,虽说放学没作业,但是他们白天作业多的简直写不完,晚自习放学他们也还在上课。唉,呢时候我妈俺俩一星期给他送三四次晚饭,他也就是吃不胖。

绛封櫏瀛 说:现在的孩子们,纯粹是为了考试而学习……
      2015-09-22 09:15,网友哲就是爱6 回复 顶你哦!!!

夕日幻想 说:从我毕业这么多的经验来看,布置作业过多百害无一利
      2015-09-22 09:13,网友哲就是爱6 回复 顶你!!!

鍗嶁劉鍗 说:哎呀好啊
      2015-09-22 08:35,网友范范找豆豆 回复 好好好

醉人未归 说:邻居不知道有没有十二岁初中吧,因为作业写不完不上了
      2015-09-22 09:18,网友哲就是爱6 回复 哲就是爱6 :人生苦短,不想把人生4/1的时间都浪费在学校!起来,不愿做奴隶的人们!!!

十夏丶day 说:都是这样过来的
      2015-09-22 11:11,网友范范找豆豆 回复 是啊,哈哈,

揉掉眼里白雾 说:你头发的颜色好好看
      2015-09-22 12:28,网友范范找豆豆 回复 我能说是自然色吗?从小头发黄,烫过后更黄


南阳人说咱南阳哩事儿,
第一时间掌握更多热门信息,
请用 微信 加南阳微信公众号:nyrizi

或者用微信扫描二维码:
向左走          向右走
向左走          向右走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转播0 淘帖0 收藏0 转发到微博
返回 发新帖 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账号

扫描关注南阳生活微信号

微信扫描关注收割机公众号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广告合作 | 争议投诉 | 手机版
强劲动力 Discuz! X5.0 Beta | Copyright © 2008-2098 DNY8.COM ( 京ICP备11039582号-5 )
大南阳社区 在线客服: 在线客服
  

回顶部